价格理论与实践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3-3971
国内刊号:11-1010/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5825 人次
 
    本刊论文
国内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摘要】 众多实证和理论研究已经证明:近年来我国天然橡胶持续向下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供过于求。本文对这一结论作进一步分析得出,导致天然橡胶供过于求的几大因素分别是:产量竞争导致内部竞争;橡胶生产缺乏供给弹性;我国对天胶进口缺乏科学预算;天然橡胶下游需求低迷。
  【关键词】 天然橡胶 供过于求 价格波动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天然橡胶的价格持续低迷(见图1)。2011年1月1日为36000元/吨,进入2011年1月底直到2月末,出现过短暂的“暴涨”,单价超过40000元,最高达到42250元。其后开始滑落,到了这一年的10月18日,跌破30000元,这以后再也无力回升,一路下跌直至目前的万元上下。12月1日最新报价约为12000元。相比于2011年2月份,国内天然橡胶价格下跌了30000元,下跌幅度之大历史罕见。由此引发了众多天然橡胶交易参与者、学者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胡慧,2013;莫静业,2012等)。这些研究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果,导致我国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市场经济的经典规律,即供过于求。但是对于天然橡胶供过于求的具体原因,却鲜见系统分析,本文就此着手,谈一谈对近年来供过于求造成国内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进一步分析结果。
  二、我国天然橡胶的供给来源
  1、国外进口
  基于橡胶树的特殊地理习性,我国适宜种胶国土面积有限,尽管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实现了橡胶树的推广,但考虑到经济社会因素,在有限的适宜国土面积之下,橡胶种植面积更为有限。因此,我国天然橡胶离不开进口,进口比例超过60%。
  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天然橡胶总进口量为295.6万吨,比上年增长3.2%。2012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较大幅度增长,达到327.9万吨,比上年增长18.7%(莫业勇,2013)。2013年全国天然橡胶进口量为247万吨(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2014年1—10月中国共进口天然橡胶211万吨(中国海关总署)。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
  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是我国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每年从上述4国进口的天然橡胶占比虽略有变化,但总量均超过我国天胶进口量的95%以上。而青岛、上海、厦门、南京、杭州、天津等海关是我国进口天然橡胶的主要通道,其中青岛是最主要的通道,占比超过50%。
  2、国内生产
  2011年我国天胶产量为72.7万吨,2012 年我国天胶产量79.5万吨(中国产业信息网);2013年全年天然橡胶累计产量83.6万吨左右(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由于胶价一路走跌,2014年胶园实际开割面积将严重不足,预计国内天然橡胶总产量约在74—78万吨左右,同比下降9.3%~13.9%(中国天然橡胶协会荣誉会长朱秀岩)。尽管如此,未来我国天胶产量将持续上升,预计至2020年,我国天然橡胶年生产和自控资源量将达到320万吨,最终可达400万吨。
  3、往期存货
  从我国天胶库存来看,1999年至本世纪初,我国天胶平均库存只有5.9万吨(中国产业信息网)。2011年库存达到57.07万吨,2012年为53.43万吨。而在2005年到2008年间,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天然橡胶种植区大量翻种新的天然橡胶,根据橡胶树正常割胶往往需要6—7年计算,供应集中增加的时间从2011年开启一直延续到2015年。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岩峰曾表示,预计2014—2015年,天胶产量将分别过剩约53万吨和93万吨(中国产业安全指南)。
  截至2014年2月27日,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创历史新高,其中天然橡胶库存达到21.7万吨,较去年12月31日增加5.7万吨。截至2014年2月2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库存达到2004年10月以来的高位,20.3万吨(中商情报网)。
  三、我国天然橡胶供过于求
  从上述事实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天胶拥有量高于消费量,天然橡胶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根据ANRPC历年发布的报告,协会成员国中,主产国持续增产而消费国消费低迷,加上全球经济下行大势所趋,橡胶园生产前期投入大,转型困难,未来世界天然橡胶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可能难以改善。
  以2013年为例,综合全球汽车产量和天胶产量做出图2。
  四、对供过于求的进一步分析
  1、产胶国大量翻种橡胶树
  不少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国际天然橡胶价格是国内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从根源上分析国际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原因也就找到了我国天胶价格波动的导火索了。追根溯源,笔者形成以下观点。
  (1)产量增长带来内部竞争。2005—2008年间,世界各橡胶种植国大量翻种新的橡胶树,以橡胶树平均需要6—7年才可正常割胶计算,2011—2015年间,世界天胶供应将集中上市。加上2008年至今较少出现大型自然灾害,橡胶树产量增长有保障,世界橡胶主产区各大产区内部形成竞争关系导致天胶价格下降就成为情理之中。
  (2)生产缺乏供给价格弹性。正因为正常割胶之前生长年限长,橡胶树一旦投产,胶农转变生产方向就变得比较困难,前期投入的巨大成本迫使胶农只能继续生产。在这种循环之下,国际天然橡胶供应缺乏弹性,市场机制作用受阻。
  (3)产胶国调控能力不足。目前全球主要的产胶国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其种植面积超过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产量超过60%。而这些国家均出现内部政治不稳,缺乏有效市场调控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财政实力调控天然橡胶价格,对天然橡胶的市场失灵现象只能单纯采取限割、限制出口措施。
  2、我国对天胶进口缺乏科学预算
  毫无疑问,市场需求是决定物资进口量的根本。进口量的多少由一国生产部门对市场需求的预期决定。天然橡胶的进口也不例外。然而,在我国天胶进口方面却缺乏科学预算,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期初库存量过高。前面已经提及我国天然橡胶库存,对比之下发现,2011年库存57.07万吨,当年进口量为295.6万吨,两者相除,当年库存占到了当年进口量的19.3%,2012年这一数据为16.3%;根据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岩峰的预计,2014—2015年,天胶产量将分别过剩约53万吨和93万吨,以2014年预计进口300万吨计算,2014年库存占进口量之比将达到17.7%;在库存增长至93万吨的2015年,如果进口量不能及时调整,库存占进口量的比重将超过30%。如此之高的库存比,不仅无法提振市场价格,还造成资源的重大浪费。

  (2)农垦逆向选择。在对海南、云南、广东的橡胶农场实际调研中发现,存在着农垦经逆向选择上报信息的情况。具体如下:三大农垦在购买风灾保险后,每年要交保费达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即便以较高价格时期的30000元/吨的胶价计算,也相当于1000吨天胶价格。为了弥补这项支出,各农垦想到夸大受灾情况获得超额补贴,因此虚报国内天胶产量,建议国家大量储备。国家收到这项信息后,往往并不会调查而是直接从外国进口。这期间,造成的差距也成为导致国内天然橡胶的实际供给量远高于实际需求量,这必然导致国内天然橡胶价格的低迷。
  (3)天然橡胶下游需求不振。天然橡胶的主要下游行业为轮胎业。从出口来看,形势十分严峻。近几年,国内轮胎出口屡屡受制,仅2014年就接连遭受7月和11月中旬两次双反打击。一方面,由于前几年投资过热,轮胎出口成为企业生存的唯一出路,竞争激烈导致轮胎品质量良莠不齐,且出口利润微薄;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导致轮胎出口形势恶化。我国企业屡次遭遇国外贸易保护政策,从欧洲的标签法、美国的特保案,到巴西、印度等地区的反倾销等等。国内橡胶行业深受其害,下游轮胎出口受到限制,外需减弱,橡胶消费随之低迷不振。
  从轮胎的国内需求角度来看,起主要作用的是汽车产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3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211.68万辆,同比增长14.76%,销售汽车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0.2和9.6个百分点。但这种平缓的增长还不足以撼动市场上天然橡胶的价格。
  (4)替代品挤压市场空间。天然橡胶最大的替代品是合成橡胶。其中异戊橡胶与天然属性最为相似,几乎可以替代天然橡胶。正因为如此,异戊橡胶的生产能力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挤压了天然橡胶的生存空间。
  五、基于本文分析的天然橡胶后市预测
  2014年11月,ITRC举行会议以对抗天然橡胶供应过剩,稳定橡胶价格,决定“管理”天胶出口;11月中旬泰国对胶农再次补贴;11月21日央行降息。这些举措均对橡胶的价格有一定的刺激,但总体供需矛盾没变且长期的市场低迷气氛难改。结合上文分析所得,笔者预测:天然橡胶价格近期很难得到提高,市场低迷状况将持续下去直到市场找到新的平衡点。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价格理论与实践》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价格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